•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论文专著
  • 古代的庶民概念与特点‌

    发布时间:2024-10-04 20:39:20 点击数: 26次

        在古代社会中,庶民是一个汉语词汇,指一般的民众。见《诗·大雅·灵台》:“庶民攻之,不日成之。

    古代的庶民概念与特点‌.png

        定义与身份‌:庶民,指普通民众,非贵族或官员。社会中被宰制的或处于从属地位的下层,不论是以阶级、年龄、性别和职位的意义表现的。

        与“庶民”处于直接对立地位的是官方和非官方的“精英”。一、在经济生产领域的发展和变化的作用下,庶民社会集团的客观形成;它们在数量上的扩散及其与早已存在的社会集团之间的渊源关系,它们在一段时期内保存着这些集团的心态、意识形态和目标;二、它们积极或消极地加入统治政治阶层,为了坚持自己的要求而试图影响这些阶层的纲领,它们所作的这些努力在分化、改造和新生过程中的决定作用;三、旨在保住庶民集团的首肯并维持对它们的控制的统治集团的新政党的诞生;四、为了坚持对部分有限地位的要求,庶民集团自身所造就的阶层;五、那些维护庶民集团自治权(在旧体系内部)的新阶层;六、那些维护整体自治等等的阶层。

    古代的庶民概念与特点‌1.png

    ‌    ‌社会地位‌:庶民处于社会底层,生活艰辛。政治权利有限,多从事农耕、手工业等劳动。

        ‌生活状况‌:经济条件一般,生活水平受自然环境、政策影响大。文化教育机会有限,但民间文化丰富。

        ‌历史作用‌:庶民是历史发展的推动者,劳动创造社会财富。在社会变革中,庶民的起义、抗争推动历史进程。

        庶民作为古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虽处社会底层,但其生活状况、历史作用均不可忽视。他们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历史的创造者,其生活与斗争深刻影响着社会的变迁与发展。(河图洛书网)

    1717813666875211.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