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地名文化
  • 隋朝国都大兴城

    发布时间:2025-01-13 19:26:01 点击数: 98次

        大兴城是始建于隋朝开皇二年(582年),于开皇三年(583年)已初具规模,直至613年修成。是隋唐两朝国都。因隋文帝杨坚在北周曾封为大兴公,故命名为大兴城。

    隋朝国都大兴城.png

        唐朝建立后,易名为唐长安城,属京兆府长安县、万年县,亦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城市。外国文献上称为胡姆丹。大兴建城时的规模为外郭东西18里115步,南北15里175步,周围67里。从1957年起,经多次勘察查明,城墙东西长9721米,南北长8651米,周长约36千米,同文献记载接近。城内面积约84平方千米,为现存明清长安城的7倍。是汉长安城的2.4倍,比同时期的拜占庭王国都城大7倍,较公元800年所建的巴格达城大6.2倍。

        唐朝末年这里被拆毁,其遗址位于于今陕西省西安市的大片地带。1996年,隋大兴唐长安城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河图洛书网)

    隋朝国都大兴城1.png

    1717903162155224.png